半導體股集體走高,海光信息20cm漲停,源傑科技、傑華特、盛科通信漲超10%,科創芯片ETF、科創芯片50ETF、科創芯片ETF南方、科創芯片ETF國泰、科創芯片ETF富國、科創芯片ETF基金、科創芯片ETF博時、科創芯片ETF指數漲超6%。
科創芯片ETF指數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選取業務涉及半導體材料和設備、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芯片封裝和測試相關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寒武紀、海光信息、中芯國際、瀾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東芯股份、滬硅產業、晶晨股份、恆玄科技。
消息面上:
甲骨文隔夜飆升近36%,財報顯示AI業務井噴式增長。
甲骨文發佈業績,預計2026財年雲基礎設施營收將大增77%至180億美元,超華爾街預期,在接下來的4年將攀升至320億美元、730億美元、1140億美元及1440億美元。
甲骨文還宣佈未實現履約義務(尚未確認的已簽約收入)已達4550億美元,同比大增359%。
OpenAI與甲骨文簽署3000億美元算力大單。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已簽署一項協議,將在大約五年內向甲骨文購買價值3000億美元的算力,這一鉅額承諾遠超其當前營收水平。這筆交易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雲服務合同之一,反映出儘管市場日益擔憂人工智能領域可能存在泡沫,但AI數據中心的支出仍持續攀升至新高。該合同將需要4.5吉瓦的電力容量,大致相當於兩座以上胡佛大壩的發電量,或約四百萬户家庭的用電量。首席執行官Safra Catz表示,該季度公司與三家不同客户簽署了合同。
台積電公佈2025年8月營收報告。2025年8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3357.72億元,環比增加3.9%,同比增加33.8%;創單月曆史次高以及歷年同期新高。累計2025年1至8月營收約為新台幣24319.83億元,同比增加37.1%。分析師普遍預計,台積電9月季度營收將增長約25%。台積電的持續增長為投資者的觀點提供了支撐,即未來數年AI支出將保持高位,推動技術的廣泛應用。
此前,博通首席執行官陳福陽透露,OpenAI預計投入100億美元採購博通的自研AI芯片,該芯片計劃於2026年量產。這一合作旨在降低OpenAI對NVIDIAGPU的依賴。
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共計投入616億元人民幣用於資本支出,同比增長168%,主要用於AI基礎設施和本土芯片採購。中國計劃在2026年前將AI芯片產量提升至目前的三倍,以降低對海外GPU的依賴。
銀河證券認為,2025年上半年,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等22家半導體設備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415.09億元,同比增長30.6%,歸母淨利潤66.31億元,同比增長19.8%。AⅠ推動先進工藝邏輯需求增加,我國晶圓廠資本開支維持相對高位。半導體設備行業正處在國產替代和技術迭代雙輪驅動的歷史機遇期,長期成長空間明確。
光大證券指出,AI需求的快速增長驅動全球半導體行業景氣延續,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穩步擴張,光刻膠、濕電子化學品、電子特氣等細分行業均保持增長態勢。2025H1上市公司整體營收與利潤實現雙增長,Q2單季度利潤實現同環比增長。綜合來看,半導體材料板塊正處於基本面改善與長期成長邏輯共振階段。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