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投資部長哈立德 · 法利赫表示,預計未來 5 年內,外國企業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投資規模將達到 5,000 億裡亞爾(約 1,330 億美元)。這一數字是基於對全球 200 多家大型跨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調查,充分顯示國際資本對沙國市場的堅定信心,也印證了沙烏地阿拉伯在全球資本流動中的領先地位。
自 2016 年「2030 願景」啟動以來,沙烏地阿拉伯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這項轉型已取得顯著成果。境內註冊的公司數量從 2016 年的約 5,000 家,飆升至目前的 5.2 萬家,增長超過十倍。
投資活動規模也增長了四倍,新興產業如新能源、人工智慧和旅遊業的企業數量佔比,從不到 5% 提升至 30% 以上,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儘管全球經濟復甦乏力,沙烏地阿拉伯的外資流入依然展現韌性。2023 年外資流入規模達 1,190 億裡亞爾,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基礎建設和數位經濟。沙國已修訂外資直接投資(FDI)計算方法,並將 2030 年外資流入目標設定為每年 1,000 億美元。
2024 年的外資淨流入雖略有下降,但仍位居歷史第五高水平,凸顯其強大的市場韌性。經濟學家指出,外資成長有助於抵銷油價波動帶來的財政壓力,確保超大型專案順利推進。
在吸引跨國企業區域總部方面,沙烏地阿拉伯的表現尤其亮眼。自區域總部計畫啟動以來,沙國已成功吸引 660 家外國公司入駐,超額完成最初設定的 500 家目標。這些企業涵蓋科技、金融、醫療等二十餘個領域,其中包括多家全球 500 強企業。
法利赫預計,未來幾年區域總部數量將輕鬆突破 1,000 家。這些總部已為當地創造約 6,500 個高品質就業機會,並透過技術轉移提升本土人才素質。
區域總部的快速集聚是利雅德衝刺全球十大城市經濟體的關鍵。為了吸引更多企業,沙烏地阿拉伯提供多項優惠政策,包括最長可達 30 年的企業所得稅豁免,以及更寬鬆的「沙烏地化」政策要求,並提供本土人才招募和培訓補貼。這些政策紅利精準地回應了跨國企業的需求,為利雅德的城市願景提供核心支撐。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