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出售了他在橋水的最後剩餘股份,並退出了公司董事會,結束了 10 多年前開始的領導層換屆過程。
報導稱,橋水基金回購了剩餘股份。此外,汶萊主權財富基金也以 10 億美元,取得了橋水 20% 的股份。該主權財富基金一直是橋水的長期投資者,已將其投在某隻橋水基金裡的資金轉為對股權的投資。
橋水 CEO Nir Bar Dea 及聯席主席 Mike McGavick 於 21 日在一封致客戶信中寫道:「我們想向您通報,橋水基金最近回購了達里歐持有的最後剩餘股。」並稱所有權交接過程是「一個理想的終點」。
而 75 歲的達里歐在信中說,他期待以「客戶和導師」的身份見證橋水未來的成功。他仍然投資於橋水的基金。
達里歐依舊將在康涅狄格州和紐約共同慶祝公司成立 50 周年。
具熟悉橋水基金的人士透露,高層希望達里歐退出股東行列和董事會,能簡化公司的治理結構。達里歐多年來除了減持股份外,還相繼卸任了執行長、聯席投資總監和董事會主席等職務,但他依然積極參與公司事務,經常提出要求並表達不滿。
達利歐曾在 2011 年表示,橋水的交接班過程將持續 10 年,這是一段漫長而混亂的時期。十多年前,他首次宣布了自己的接班人計畫。但直到 2022 年 10 月 4 日,才將相關控制權移交給公司董事會,正式退居二線,不再擁有最終決定權。
此後,他一直以首席投資長導師、營運董事會成員的身份繼續為橋水基金效力。而直至今日,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退休」。
投資管理公司 Erlen Capital Management 管理合夥人 Bruno Schneller 表示,考慮到達里歐的影響力,他的退出對該行業來說是一個「關鍵」時刻,汶萊主權基金的新投資可能會改變該公司的格局。
他表示,汶萊主權基金近 20% 的股份帶來了新的動態,可能會加強橋水的財務支持,但也會將其所有權結構轉向外部機構影響力。
近年來,橋水的在管資產規模有所下降。根據一份公告,截至 2024 年底,該公司在管資產為 921 億美元,低於 2019 年底的 1,680 億美元。
幾位熟悉該公司的人士稱,資產規模下降的部分原因是,該公司在 2023 年以及 2024 年再度限制旗艦基金 Pure Alpha 的規模,以期提升業績。Pure Alpha 採取的是一種專注於宏觀經濟投資的系統化策略。
《華爾街日報》分析,在截止於 2024 年 12 月的五年期間,Pure Alpha 的回報率為 5.9%。在此期間,股市屢創紀錄高點。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