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導,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全球航運市場受到嚴重衝擊。周五 (10 日) 傳出多艘原本暫定運往中國港口的油輪訂單遭取消,原因在於中國宣布將自 10 月 14 日起對美國船舶收取港口費,以回應美國即將對中國船舶徵收的相同措施。這項消息使原油運費與期貨合約雙雙飆升,市場陷入混亂。
中國是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據知情官員透露,部分原油超級油輪的臨時訂單在周五取消,顯示市場立即受到新措施的衝擊。中國規定的費率為每噸人民幣 400 元 (約 56 美元),依照《彭博》計算,一艘巨型超級油輪若靠港,將額外負擔約 620 萬美元的費用。該費率未來將逐年提高,預計到 2028 年 4 月將近乎增加三倍。
受到影響的不僅是油輪。中國同時對乾散貨運輸如煤炭與鐵礦石的承運市場帶來連鎖效應,船東與租家仍急於了解新政策的實際細節,但初步已推升租船成本。Fearnley Securities 分析師迪布瓦 (Fredrik Dybwad) 指出,這些額外成本將造成市場低效率,並推高運價。
與此同時,美國在本周四對中國一個主要進口碼頭實施制裁,加劇市場不安。中國隨後祭出港口費反制,幾小時後美國總統川普也立即威脅將對中國加徵新一輪關稅,使地緣政治與經貿對抗再度升高。
受此影響,原油超級油輪的租金費率單日創下自 2020 年以來最大漲幅。市場人士表示,中東至中國航線的運費衍生性合約在週四早晨以來大漲近 25%。乾散貨運費同樣走強,顯示市場對前景充滿不確定。
雖然許多世界最大型的油輪營運商總部設在美國以外,但仍有部分公司在美股掛牌,並擁有大量美國投資人。根據中國新規,若船運公司由美國實體直接或間接持有 25% 以上股權或董事會席位,就將被視為美國船舶;另一方面,若船隻懸掛美國國旗或建造於美國,也會納入收費範圍。
Jefferies 分析師努克塔 (Omar Nokta) 指出,中國這套新的收費框架將對公開上市公司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那些在美股市場交易、且有 25% 以上持股由美國基金掌握的航運業者。這使得投資人更加擔憂,市場氣氛緊繃。
目前,船東與承租方仍在等待中國官方釋出更多細節,但可以確定的是,美中「以牙還牙」的動作已經衝擊航運、能源及原物料市場,並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持續發酵。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